0

    做菜出名的网络红人(做菜的抖音网红)做菜网,

    2025.02.17 | xly930201 | 17次围观

    前段时间有一款简单薯条在某音火了,博主是在该平台拥有777万粉丝的大美食博主,随后获得几十万点赞,只需2种食材就能获得美味,让很多网友开始学习跟做。但是出现了意外情况——因为没有标注明确的油温、炸制时间和其他注意点,这位博主的食谱导致了几十名网友都被炸伤了,很多做饭熟手都被炸伤,甚至有17岁空乘学校在读女孩几乎毁容。

    网红炸薯条翻车,

    炸伤网友不是梦?

    大家都知道油炸会有一定的飞溅风险,为何这个炸薯条这么严重?因为他的薯条做法加大了风险——

    与常规的土豆切条油炸不同,这个美食博主让大家用盐水将土豆煮熟,捣成泥后加入玉米淀粉揉成团,擀平切条裹上玉米淀粉油炸。

    本来油遇水就很容易飞溅,土豆泥薯条的体积较大,下油锅后掌握不好火候,很容易出现外层焦化坚硬,内层却因为水分较多膨胀起来,内外压强差导致爆炸。

    厨房中,油遇上水一直都是安全隐患重灾区!

    水的密度比油大,而且和油不混溶,所以倒入水的时候水会到达下层,而油温又很高,足以让水非常迅速地沸腾,气化之后体积膨胀,就会带动上面灼热而且在燃烧中的油四处喷溅,在极端情况下,这还会增加油和氧气的接触,遇上明火,就会形成火灾……

    这些新晋“网红”,

    也会让你的厨房更加危险!

    不仅仅是跟着网红学做菜有安全风险,其实跟风购买的一些网红食品和网红厨具,也会让你的厨房更加危险——

    01

    新晋网红第一名,空气炸锅

    现在没有一台空气炸锅,在互联网上仿佛落后于时代——省油,省事,健康仿佛是它的标签。实际上,空气炸锅用循环的热风让食物变熟,热空气带走食物表层的水分,让食物表面变得酥脆,令食材达到近似油炸的效果,单纯从营养学角度上说,只是能够减少食物以外的额外油脂摄入。这种加热模式会导致很多食物中不耐高温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等的流失,同时食品中如果含有葡萄糖、果糖等还原糖和蛋白质,高温处理时会产生一定量的丙烯酰胺等有害致癌物质。更吓人的是空气炸锅还可能有安全隐患,澳大利亚就有过使用空气炸锅时候,其产生的热能导致厨房台面和墙面开裂的事件,加拿大等国也有过很多例空气炸锅引发火灾的新闻。使用注意点:空气炸锅如果接触到不耐热的材料,就容易造成损害。所以在使用空气炸锅时候,要远离墙壁、窗帘以及其他不耐热的材料至少20厘米以上;在使用设备时,不要放在架子及其他易燃的台面上,预热时更不应该放入油纸,容易引发火灾。02

    偷懒准备自热火锅,小心爆炸

    自热火锅,也是现在很多人推崇的新宠,只要倒入水,就可以自主加热,直到获得一份热气腾腾的火锅。其实自热火锅就是采取了生石灰遇水发热的原理,加热包主要成分是焙烧硅藻土、铁粉、铝粉、焦炭粉、活性炭、盐、生石灰、碳酸钠等,加入冷水反应,升温后可达150℃以上,蒸气温度达200℃,最长保温时间可达3小时,这种温度一旦自热盒子排气孔被堵住,就容易发生危险。自热食品基本都是二次高温加热,会损失食物原本的维生素等不耐热物质,而且自热食物基本都重油重盐才能长期储存,所以多吃高油高盐食物有加重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使用注意点:如果家里的餐桌有玻璃台面,不要在上面放置自热食品——自热食品底部最高温可达96℃,普通玻璃是热的不良导体,当一侧接触高温的时候,受力不均更易造成玻璃破裂。

    想要安全+享受,

    该怎么办?

    厨房是烟火重地,在烹饪美食的时候,并存危机,夏季衣服又薄,一旦发生意外,很容易就会烧烫伤了,所以在追求这些“网红”食物/厨房用品的同时,要做好各种防护工作——

    遇到烧烫伤,要科学操作应对,记住五字口诀:冲、脱、泡、包、送。

    冲,指的是用清洁的流动冷水冲洗30分钟左右。冲的时候要在伤口一侧,让水流到烫伤处,减少水肿、止痛。

    脱,在冷水中,将覆盖伤口表面的衣物去除,切记小心谨慎,不可强行剥脱。如果衣服粘住皮肉,可以用剪刀剪开。

    泡,将烫伤的部位置于冷水中持续浸泡10~30分钟,可缓解疼痛,进一步散发热量。

    包,通过以上处理后,以洁净或无菌的纱布、毛巾覆盖伤口并固定,可保持伤口清洁、减少感染。

    送,将烫伤者尽快送至可治疗烧伤的专科医院进行治疗。

    讲科学,懂常识,才能安全享受到“网红”美味。

    推荐阅读▼

    高温高湿的黄梅天,能“闷”出多少病?度梅攻略请查收

    2022-06-30

    打一针疫苗消灭肿瘤!最新科学研究带来“灭癌”新希望!

    2022-06-29

    夏季最该吃瓜!老中医告诉你,多吃五种瓜,身体顶呱呱!

    2022-06-28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