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不同的地理条件造就了人们千姿百态的生活方式。
中国地大物博,美食文化源远流长,由于地理环境、气候物产、文化传统以及民族习俗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也逐渐形成了自成体系的地方菜肴与饮食风格。
其中,川菜、鲁菜、粤菜、闽菜、淮扬菜、浙菜、湘菜、徽菜享称为"八大菜系"。
-川菜-
川菜之味,以麻辣见长。作为八大菜系中历史最悠久的一个菜系,川菜拥有4000多个菜肴点心品种。这些菜点是由筵席菜、便餐菜、家常菜、三蒸九扣菜、风味小吃五个大类组成的。
总有人说「少不入蜀,老不出川」。人们对蜀地难以忘怀的不仅有四川人们满腔的热情,更多的还是那椒麻鲜香的味道。

-鲁菜-
作为中国传统八大菜系中唯一的自发型菜系,起源于齐鲁大地的鲁菜,是中国历史最悠久、技法最丰富、难度最高,也最见功力的菜系。
“食不厌细、脍不厌精”这是孔子的饮食理念,用它来形容以“精雕细琢”著称的鲁菜再合适不过了。
-闽菜-
闽菜起源于福建省闽候县,是由福州、泉州、厦门等地的菜肴为代表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色调美观,以滋味清鲜而著称。
由于福建地处东南沿海,盛产多种海鲜,如海鳗、蛏子、鱿鱼、黄鱼、海参等,因此,多以海鲜为原料烹制各式菜肴,别具风味。
-淮扬菜-
淮扬菜是由苏州、扬州、南京、镇江四大菜为代表而构成的。其特点是浓中带淡,鲜香酥烂,原汁原汤浓而不腻,口味平和,咸中带甜。
淮扬菜重视调汤,保持原汁。一碗鲜美的高汤绝对是一道淮扬菜好吃的秘诀,鲜美的滋味来自于新鲜的调汤原料,猪骨、老母鸡等调制高汤的常用食材绝对不能少。
-浙菜-
浙菜以杭州、宁波、绍兴、温州等地的菜肴为代表发展而成的。其特点是清、香、脆、嫩、爽、鲜。
浙江是鱼米之乡盛产鱼虾,烹调技法擅长于炒、炸、烩、溜、蒸、烧。新鲜的河鲜绝对是浙菜美味的关键。
-湘菜-
湘菜以湘江流域、洞庭湖区和湘西山区的菜肴为代表发展而成的。其特点是用料广泛,油重色浓,多以辣椒、熏腊为原料,口味注重香鲜、酸辣、软嫩。
湘菜更讲究原料食材的搭配,让滋味足以相互渗透,家中瓮里的酸泡菜,窗梁悬挂的腊肉,以及各式各味的辣椒,足以形成湖南人们最喜爱的独特地方风味。
-徽菜-
徽菜是以沿江、沿淮、徽洲三地区的地方菜为代表构成的。其特点是选料朴实,讲究火功,重油重色,味道醇厚,保持原汁原味。
徽菜以烹制山野海味而闻名,早在南宋时,“沙地马蹄鳖,雪中牛尾狐”,就是那时的著名菜肴了。
-粤菜-
粤菜是以广州、潮州、东江三地的菜为代表而形成的。菜的原料较广,花色繁多,形态新颖,善于变化,讲究鲜、嫩、爽、滑,一般夏秋力求清淡,冬春偏重浓醇。
其精髓在于品质取胜,清而不淡,鲜而不俗,追求的始终是食材的本色本味。
在众多的粤菜小食中,要数「艇仔粥」最受大家喜欢。正宗艇仔粥,是水上人家用新鲜打捞的鱼虾蟹蚬螺等,汇入一煲粥里熬出来的,粥水鲜甜无比。
《一日禅》里,小小厨房,一把米,一瓢水,几颗红豆,慢慢熬煮,米豆在罐中低抵吟唱,飘出人间幸福味道。
华夏饮食讲究食材亦讲究调味,且善于调味。利用不同调味品之特性将食材的本味带出,再与之融合造就新的风味,即是中餐饮食之美的极高境界。
故而,每一位追求烹饪之道的“寻道者”的厨房里,必然会有着各种能让味蕾升华的秘密武器,比如川菜之魂——花椒与郫县豆瓣酱,再比如粤菜之灵——瑶柱(即干贝)。
也正是这些传承着先辈们对美食追求的调味品,让我们在今天依旧能跨越时间的长河品尝到历史的味道。
本文中的插画图片均来自摄图网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