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不正常,最头疼的问题就是怎么吃?
主食能不能吃?肉该怎么吃?
......
不少人为了控制血糖每天吃糠咽菜
苦不堪言
其实很多患者
都走进了糖尿病的饮食误区
下面总结了七个常见的糖尿病饮食误区,
看看你中招了没?
本期内容指导:
上海医大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任廷和
副主任医师,从事内分泌科临床诊疗30余年,经验丰富。
❌误区一 饭吃得越少,对病情控制越有利。
很多患者把“饥饿疗法”当成了饮食治疗,这是极大的误区!主食摄入不足、缺乏合理的营养搭配,会影响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基本能量和营养素供应,甚至产生饥饿性酮症等严重后果。糖尿病饮食疗法是需要控制摄入的食物总热量,少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
❌误区二 无糖食品不需要控制。
有些糖友错误地认为,市场上销售的“无糖食品”不含糖,可以随便吃。其实,所谓的“无糖食品”只不过不含蔗糖,而不是不含葡萄糖。与米饭、馒头一样,如果过量食用一样会升高血糖,不利于血糖管理。
❌误区三 多吃了食物,要加大口服降糖药的剂量。
有糖友问:既然可以根据进食调整胰岛素的餐前追加量,这是不是意味着药物可以抵消食物呢?这个错误是拿生命在开玩笑——凭自己感觉随意增减药物,会造成血糖高低异常波动和变化,容易引发并发症,加重病情。
❌误区四 饮食控制得很严格了,多吃点零食没关系。
大多数零食是含油脂量或能量较高的食物,当糖尿病患者食用这些零食后,糖分迅速进入血液,导致血糖急剧上升;糖友们可以选择低糖、高纤维的零食,如无糖酸奶、全麦饼干等,且需注意控制摄入量。
❌误区五 每天只吃粗粮,不吃细粮。
粗粮中含有膳食纤维,但过量食用会引起胀气等不适情况,尤其对消化能力比较弱老年人;还会影响人体对蛋白质和钙、铁等微量元素的吸收,导致体内营养素缺乏;糖尿病患者每天吃500克蔬菜和100克粗杂粮基本就可以满足膳食纤维的需要了。
❌误区六 盲目迷信降糖食疗偏方。
“吃鱼胆降血糖”“红薯饮食降血糖”“粗蛋白治疗糖尿病”......很多中老年患者迷信网上的降糖偏方,擅自停药结果造成血糖飚升、病情加重的后果,因此,糖友们一定要远离降血糖的误区,切勿盲目相信所谓的偏方。
❌误区七 不吃糖,但可以多吃些蜂蜜。
有些患者谈“糖”色变,只要是甜食一概不吃,每日喝蜂蜜来代替甜味。其实,蜂蜜中含有较高浓度的单糖,吃多了也会使血糖上升。另外,蜂王浆中也含有少部分单糖,食用时也需注意血糖变化。
💓TIPS 糖尿病患者食养原则和建议
1️⃣ 食物多样
主食要定量,碳水化合物主要来源以全谷物、各种豆类、蔬菜等为好,水果要限量;
餐餐都应有蔬菜,每天应达500g;天天有奶类和大豆,常吃鱼、禽,适量蛋和畜肉,这些是蛋白质的良好来源;
减少肥肉摄入,少吃烟熏、烘烤、腌制等加工肉类制品, 控制盐、糖和油的使用量 。
2️⃣ 规律用餐
定时定量进餐,对于病程长、注射胰岛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和1型糖尿病患者,应进行血糖监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加餐 ,以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3️⃣ 积极运动
哑铃、俯卧撑、快走、骑车、羽毛球等都是适合糖尿病患者的锻炼,每周至少5天,运动前后加强血糖监测,避免低血糖。
4️⃣ 自我管理
糖尿病患者需要切实重视、学习糖尿病知识, 将营养配餐、监测血糖、胰岛素注射技术以及低血糖预防和处理作为基本技能;主动进行定期咨询,接受个性化专业指导 ,适时调整膳食、运动和行为,以及用药量等方案,科学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发生。
“糖尿病控糖食谱”
每餐不重样!糖友们快收藏起来!
责任编辑: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