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考生来说,身体的健康比什么都重要。一定要注意生活起居,虽然天气比较热,但也不能对着空调吹冷风;或者整天呆在空调房间里,这样会降低身体的抵抗力,易感冒发烧,咽喉发炎。
考前要注意生活的节奏和生活规律,将每天的起床、吃饭、看书、活动、睡觉的时间调整到高考时的作息时间,这样才能更好地利于考试的正常发挥。
高考期间膳食供给原则
选择易消化的,但吸收比较慢的食物
家长看了这样的原则,可能会觉得有矛盾。但这却是考试期间对于食物供给的一个关键。
食物中的营养素被消化后吸收进行入血液才能被人体利用。特别是碳水化合物供给的糖类,是大脑动力的来源。但如果只追求消化吸收得快,会产生二个不良后果:一是血糖浓度太高,产生昏昏易睡的感觉;二是血糖在短时间内调节下降后,随之而来的饥饿感,同时产生的心慌、注意力不集中等;因此,让考生们能在考试前、考试间的3-4小时均匀地消化吸收能量,消耗能量,不会因为饥饿感而影响考试,这才是最佳的选择。
那么什么样的食物才能符合这样的要求呢?简单地说,碳水化合物要选择复合的,不是精制的,如全麦面包、麦片等;同时要含有适量的脂肪。脂肪可以增加和延长人体的饱腹感。
有一定的饱腹感,但不能有饱胀感的食物
家长看了这样的原则,又可能会觉得有矛盾。试想,如果考试才进行了一半,考生就饥肠辘辘;或者一直胀着肚子参加考试,那显然都是不成功的膳食。协调好这一对矛盾的关键是:把握好膳食中脂肪的含量。脂肪太少,会听懂得多,易饱胀;脂肪太多,也会增加饱胀感。脂肪多的食物,并非只限于大鱼大肉,油炸炸食品,特别是表面裹着面粉的油炸食品,脂肪的含量就特别高,如油炸鸡腿;有些酥点,如奇饼干、月饼、油炸方便面等都属于看不见油,但脂肪含量却特别高的食物。
还有一类食物食后易产气导致腹胀的,如红薯、整粒的黄豆、蚕豆等,在考试期间也不宜食用。
吃含适量水分,但不会引起多尿的食物
考试期间的时间很紧,既不能喝水,也不能上厕所。因此,在安排膳食时要注意保持水分的适量。特别是早餐,不能只吃粥,喝牛奶、豆浆,一定要干稀搭配。
不吃易引起口渴的食物
易引起口渴的食物首先是过咸的食物,咸菜、腌制品会引起口渴;加碱的面条也会引起口渴;方便面里因为有各种含钠的调味品、添加剂,吃了也会引起口渴;不经常吃大蒜、葱、韭菜,吃多了也会引起口渴。
尽量不吃要吐壳、剔刺的食物
考试期间的考生吃饭时往往会心不在焉,因此,需要吐壳、去皮、剔刺的食物尽量少吃,避免出现危险。
当然啦,食物的安全卫生仍然是最为重要的。
考试期膳食安排推荐
第一天
早餐:牛奶煮麦片;点心三款(菜肉包,烧麦,油糕);油煎鸡蛋;凉拌时鲜蔬菜两款。
提醒:不喜欢牛奶麦片也可以用八宝粥替代;点心不一定全部吃完,以吃饱为准;油煎鸡蛋注意将油滤掉;可以选一些孩子喜欢的调味酱蘸食,如番茄酱、牛肉酱、蛋黄沙司等。
中餐:玉米虾仁、肉末豆腐、鸡汤、时鲜蔬菜、水果、米饭。
提醒:鸡汤炖得浓一点,少放盐,不能过咸;水果不一定要餐后立即吃可以的休息后,考试出发前再吃,注意选择安全的水果,最好吃些苹果、香蕉、橙子,需要吐籽的水果如西瓜、桔子,可能会引起过敏的芒果、菠萝最好不吃;不容易清洗,易腐败的水果如草莓也最好不吃。
米饭可以少量加些粗粮杂豆,如小米、红豆等(注:小米和红豆煮饭前最好要浸泡,或先煮成七成熟,再与大米煮饭)。
晚餐:青椒炒肉片、茄味牛肉、时鲜蔬菜、水果、米饭或馒头。
提醒:米饭或馒头可根据生活习惯进行选择。
加餐:鸡汤菜面
提醒:加餐不宜过多,以免影响睡眠。
第二天
早餐:瘦肉粥、鲜肉或细沙粽、开洋干丝、凉拌时鲜蔬菜两款
提醒:瘦肉粥不入皮蛋,以免引起口渴。
中餐:菠萝咕老肉、鲫鱼豆腐汤、时鲜蔬菜、水果、米饭
提醒:鲫鱼汤尽量煮浓,考生以喝汤,吃豆腐为主;米饭和水果的注意点同上。
晚餐:麦香煎肉饼、红烧鳝鱼、时鲜蔬菜、水果、米饭或面条
提醒:黄鳝选中等大小,一定要鲜活。
加餐:红豆小元霄。
第三天
早餐:鸡汤菜肉馄饨、全麦面包、凉拌时鲜蔬菜
中餐:苹果溜鸡丁、鱼香肉丝、鸽子汤、时鲜蔬菜、水果、米饭
晚餐:茄汁虾仁、茼蒿肉圆汤、时鲜蔬菜、水果、米饭或馒头
加餐:蜜汁红薯
(来源:苏州招考)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