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草木凋零,冰冻虫伏
是自然万物休眠的季节
人体的阴阳消长代谢相对缓慢
应顺应自然
养护人体闭藏机能的规律
倘若违背,伤害肾气
甚至到春季还会导致四肢痿弱逆冷

本期嘉宾
闵行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科科主任 主任医师
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 国医大师沈宝藩入室弟子
黄韬闵行区名老中医工作室负责人 李深广
(点击收听完整音频)
冬季养生 养什么?
中医养生讲究“天人相应,顺时养生”。“春天养肝,夏天养心,秋天养肺,冬天养肾”,冬天养肾不仅能增强人的御寒能力,还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延缓衰老。因此,冬季养生,应以肾为先。日常养肾三法:冷面、温齿、热足,可以护卫肾阳。
冷面做法:用20℃左右的冷水洗脸,可提神醒脑,使大脑兴奋,还可以促进面部血液循环,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温齿做法:用35℃左右的温水刷牙和漱口。中医认为“齿为肾之余”,保护好牙齿就是保护好肾。
热足做法:临睡前用45℃—50℃的热水洗脚泡脚。
冬季养生 怎么养?
注意保暖:冬季气温低,容易引起感冒和其他疾病。因此要注意穿暖和的衣服,尤其是保护头、颈、手、脚等易受寒部位。
合理膳食:冬季应该多吃一些温热的食物,如姜汤、红枣、核桃等,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坚持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可以选择室内健身、易筋经,八段锦、太极拳等轻度运动方式。冬季运动原则为运动和缓,以藏为本。
注意保湿:冬季空气干燥,容易导致皮肤干燥、瘙痒等问题。因此要注意多喝水,使用保湿霜等护肤品来保持皮肤湿润。
调节情绪:冬季天气阴沉,容易让人感到压抑和疲劳。因此要学会调节情绪,保持心情愉悦,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等方式来放松身心。
这些养生茶 适合冬季养生
红枣枸杞茶:红枣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而枸杞能滋补肝肾、明目。这款茶适合大多数人饮用,尤其适合女性和体质虚弱的人,在冬季常喝可以增强免疫力,改善气色。
生姜红茶:生姜性温,具有散寒解表、暖胃止呕的作用;红茶则富含茶多酚等营养成分,有抗氧化、提神醒脑的功效。生姜红茶适合在寒冷的冬季饮用,特别是对于容易手脚冰凉、胃寒的人来说,有很好的驱寒保暖作用。
桂圆红枣茶:桂圆和红枣一样,也是补血养颜的佳品。这款茶具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的功效,适合失眠多梦、心悸健忘的人饮用。在冬季,喝上一杯桂圆红枣茶,既能温暖身体,又能缓解疲劳。
蜂蜜柚子茶:蜂蜜有润肺止咳、润肠通便的作用,柚子则富含维生素C和抗氧化物质。蜂蜜柚子茶口感酸甜,适合在冬季干燥的气候下饮用,可以缓解咳嗽、喉咙疼痛等症状,同时还能美容养颜。
银耳茶:银耳茶由银耳、冰糖和茶叶组成。银耳具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功效,与冰糖搭配可助滋养润肺、止咳化痰。这款茶适用于阴虚咳嗽的人群。
乌龙茶:乌龙茶又称青茶,属半发酵茶,介于绿、红茶之间。乌龙茶既有绿茶的清香和天然花香,又有红茶醇厚的滋味,不寒不热,温热适中,适合秋季气候干燥时饮用。
冬季睡眠养生
调整作息时间
早睡晚起:最好在晚上10点前入睡,早上等太阳出来后再起床,避免清晨受寒。
睡前准备
泡脚: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有助于快速入眠。
室内通风,放松身心。
睡眠环境
温度适宜:卧室温度以22℃—28℃为宜。
光线适中,安静环境:减少噪声干扰。
睡眠姿势与方向
右侧卧位:冬季睡眠宜尽量侧身而眠,以右侧卧为最佳。这样可以减轻心脏压力,促进血液循环。
避免蒙头大睡。
睡前少饮水
避免夜间频繁起床排尿影响睡眠。
白天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睡眠质量。但避免在睡前进行剧烈运动。
心态平和:保持心态平和、乐观向上,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对睡眠造成影响。
冬季饮食养生
冬季养生主要注意四个事项,简称为“饮温、居暖、神内、动适”。饮温:冬季属肾,肾主藏精而为生命之元,故冬季膳食应多吃温性、热性,特别是温补肾阳的食物进行调理,比如核桃、枸杞、羊肉、黑芝麻、桂圆肉等,以提高人体的耐寒能力。冬季食补应注意热量、矿物质、维生素的摄取。
冬季膏方养生
俗话说,“冬令进补,来春打虎”就是冬天要积极进行补益、调理身体,来年抵抗力增加,促进身体康复。膏方融合了中药材的滋补精华,具有调和气血阴阳、增强体质、补益五脏、增强免疫力的多重功效。对于贫血、乏力、脾胃虚弱、肺部干燥等症状,膏方都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冬令进食膏方,顺势而为,有利于把精华物质储存于体内,增加机体精、气、血的储备,增强机体抗病祛邪的能力,也就是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也是中医治病中强调的“不治已病治未病”。从而减少冬春季节感染性疾病发生,减轻慢性疾病的发展等。
记者:汪婷婷
编辑/初审:陈依婷
复审:石思嘉
终审:刘垦博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